<table id="n5fd5"><acronym id="n5fd5"></acronym></table>
    1. <u id="n5fd5"></u>
      1. <source id="n5fd5"><track id="n5fd5"></track></source>
      2. 資訊中心

        Information Center

        政府工作報告(一)

          2022-03-16

        當前共有  人瀏覽

        政府工作報告

        ——2022年3月5日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

        國務院總理 李克強

        eac4b74543a9822625788ba2f6f3bd0b4b90eb72.jpeg?token=bcda25d429bddad4cb310ddaebc46f31

        3月5日,李克強總理代表國務院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作《政府工作報告》。 新華社記者 姚大偉 攝

        各位代表:

        現在,我代表國務院,向大會報告政府工作,請予審議,并請全國政協委員提出意見。

        一、2021年工作回顧

        過去一年是黨和國家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。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,隆重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,勝利召開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、制定黨的第三個歷史決議,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,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、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,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、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新征程。一年來,面對復雜嚴峻的國內外形勢和諸多風險挑戰,全國上下共同努力,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,全年主要目標任務較好完成,“十四五”實現良好開局,我國發展又取得新的重大成就。

        ——經濟保持恢復發展。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14萬億元,增長8.1%。全國財政收入突破20萬億元,增長10.7%。城鎮新增就業1269萬人,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為5.1%。居民消費價格上漲0.9%。國際收支基本平衡。

        ——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。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加快壯大。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取得重要進展,載人航天、火星探測、資源勘探、能源工程等領域實現新突破。企業研發經費增長15.5%。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加速融合。

        ——經濟結構和區域布局繼續優化。糧食產量1.37萬億斤,創歷史新高。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8.2%,信息技術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較快發展,產業鏈韌性得到提升。區域發展戰略有效實施,新型城鎮化扎實推進。

        ——改革開放不斷深化。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推出一批重大改革舉措,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?!胺殴芊备母锶〉眯逻M展。市場主體總量超過1.5億戶。高質量共建“一帶一路”穩步推進。推動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生效實施。貨物進出口總額增長21.4%,實際使用外資保持增長。

        ——生態文明建設持續推進。污染防治攻堅戰深入開展,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繼續下降,地級及以上城市細顆粒物(PM2.5)平均濃度下降9.1%。第一批國家公園正式設立。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。

        ——人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8.1%。脫貧攻堅成果得到鞏固和拓展?;攫B老、基本醫療、社會救助等保障力度加大。教育改革發展邁出新步伐。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5.6萬個,惠及近千萬家庭。

        ——疫情防控成果持續鞏固。落實常態化防控舉措,疫苗全程接種覆蓋率超過85%,及時有效處置局部地區聚集性疫情,保障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,維護了正常生產生活秩序。

        回顧過去一年,成績得來殊為不易。我國經濟尚處在突發疫情等嚴重沖擊后的恢復發展過程中,國內外形勢又出現很多新變化,保持經濟平穩運行難度加大。我們深入貫徹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決策部署,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,完整、準確、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,扎實做好“六穩”、“六?!惫ぷ?,注重宏觀政策跨周期和逆周期調節,有效應對各種風險挑戰,主要做了以下工作。

        一是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針對性,推動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。宏觀政策適應跨周期調節需要,保持對經濟恢復必要支持力度,同時考慮為今年應對困難挑戰預留政策空間。建立常態化財政資金直達機制,將2.8萬億元中央財政資金納入直達范圍。優化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使用。有效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,兩次全面降準,推動降低貸款利率。有序推進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防范化解,穩妥處置重大金融風險事件。強化穩崗擴就業政策落實,扎實做好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,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。加強大宗商品保供穩價,著力解決煤炭電力供應緊張問題。從全年看,主要宏觀經濟指標符合預期,財政赤字率和宏觀杠桿率下降,經濟增速繼續位居世界前列。

        二是優化和落實助企紓困政策,鞏固經濟恢復基礎。上億市場主體承載著數億人就業創業,宏觀政策延續疫情發生以來行之有效的支持路徑和做法。去年新增減稅降費超過1萬億元,還對制造業中小微企業、煤電和供熱企業實施階段性緩繳稅費。實踐表明,減稅降費是助企紓困直接有效的辦法,實際上也是“放水養魚”、涵養稅源,2013年以來新增的涉稅市場主體去年納稅達到4.76萬億元。加強鐵路、公路、航空、海運、港口等運輸保障。加大對受疫情影響嚴重行業企業信貸投放,繼續執行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和信用貸款支持政策,銀行業金融機構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增長27.3%,大型商業銀行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增幅超過40%,企業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。

        三是深化改革擴大開放,持續改善營商環境。加強市場體系基礎制度建設,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等改革。繼續壓減涉企審批手續和辦理時限,更多政務服務事項實現一網通辦。推廣一批地方改革經驗,開展營商環境創新試點。加強和創新監管,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,維護公平競爭。深入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。支持民營企業健康發展?;就瓿尚袠I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改革。設立北京證券交易所和廣州期貨交易所。穩步推進農業農村、社會事業、生態文明等領域改革。深化共建“一帶一路”務實合作。加大穩外貿穩外資力度,成功舉辦進博會、廣交會、服貿會及首屆消博會等重大展會。新增4個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,推出海南自由貿易港開放新舉措。

        四是強化創新引領,穩定產業鏈供應鏈。加強國家實驗室建設,推進重大科技項目實施。改革完善中央財政科研經費管理,提高間接費用比例,擴大科研自主權。延續實施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,將制造業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提高到100%。強化知識產權保護。開展重點產業強鏈補鏈行動。傳統產業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加快,新興產業保持良好發展勢頭。

        五是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,不斷優化經濟布局。落實區域重大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,出臺新的支持舉措,實施一批重大項目。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。加強農業生產,保障農資供應,對種糧農民一次性發放200億元補貼。推動鄉村振興,確定160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。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。

        六是加強生態環境保護,促進可持續發展。鞏固藍天、碧水、凈土保衛戰成果。推動化肥農藥減量增效和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。持續推進生態保護修復重大工程,全面實施長江十年禁漁??稍偕茉窗l電裝機規模突破10億千瓦。出臺碳達峰行動方案。啟動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。積極應對氣候變化。

        七是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,加快發展社會事業。加大農村義務教育薄弱環節建設力度,提高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補助標準,3700多萬學生受益。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。超額完成高職擴招三年行動目標。國家助學貸款每人每年最高額度增加4000元,惠及500多萬在校生。上調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。提高優撫標準。將低保邊緣家庭重病重殘人員納入低保范圍,做好困難群眾幫扶救助。改革疾病預防控制體系。把更多常見病、慢性病等門診費用納入醫保報銷范圍,住院費用跨省直接結算率達到60%。嚴格藥品疫苗監管。實施三孩生育政策。加強養老服務。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。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,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。營造良好網絡生態。積極開展全民健身運動。我國體育健兒在東京奧運會、殘奧會上勇創佳績。經過精心籌備,我們成功舉辦了簡約、安全、精彩的北京冬奧會,也一定能辦好剛剛開幕的冬殘奧會。

        八是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和治理創新,保持社會和諧穩定。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法律議案10件,制定修訂行政法規15部。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。出臺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。發揮審計監督作用。繼續開展國務院大督查,深入實施“互聯網+督查”。創新城鄉基層治理。扎實做好信訪工作,化解信訪積案。強化安全生產和應急管理。加強國家安全保障能力建設。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,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,集中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等犯罪。去年一些地區發生嚴重洪澇等災害,各方面積極開展防災救災和災后重建,努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。

        貫徹落實黨中央全面從嚴治黨戰略部署。開展黨史學習教育。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。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,持之以恒糾治“四風”,進一步為基層減負。

        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全面推進。習近平主席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通過視頻方式出席聯合國大會、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、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、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、中國-東盟建立對話關系30周年紀念峰會、中非合作論壇部長級會議開幕式、東亞合作領導人系列會議、亞歐首腦會議等重大活動。成功舉辦多場重大主場外交活動。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,積極發展全球伙伴關系,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,推進國際抗疫合作,共同應對全球性問題和挑戰。中國為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。

        各位代表!

        過去一年取得的成績,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的結果,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的結果,是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結果。我代表國務院,向全國各族人民,向各民主黨派、各人民團體和各界人士,表示誠摯感謝!向香港特別行政區同胞、澳門特別行政區同胞、臺灣同胞和海外僑胞,表示誠摯感謝!向關心和支持中國現代化建設的各國政府、國際組織和各國朋友,表示誠摯感謝!

       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,我們也清醒看到面臨的問題和挑戰。全球疫情仍在持續,世界經濟復蘇動力不足,大宗商品價格高位波動,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和不確定。我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、供給沖擊、預期轉弱三重壓力。局部疫情時有發生。消費和投資恢復遲緩,穩出口難度增大,能源原材料供應仍然偏緊,輸入性通脹壓力加大,中小微企業、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困難,穩就業任務更加艱巨。關鍵領域創新支撐能力不強。一些地方財政收支矛盾加大,經濟金融領域風險隱患較多。民生領域還有不少短板。政府工作存在不足,形式主義、官僚主義仍然突出,脫離實際、違背群眾意愿現象屢有發生,有的在政策執行中采取“一刀切”、運動式做法。少數干部不擔當、不作為、亂作為,有的漠視嚴重侵害群眾權益問題、工作嚴重失職失責。一些領域腐敗問題依然多發。我們要增強憂患意識,直面問題挑戰,全力以赴做好工作,決不辜負人民期待!

        二、2022年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要求和政策取向

        今年將召開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,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進程中十分重要的一年。做好政府工作,要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,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,弘揚偉大建黨精神,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,完整、準確、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,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,全面深化改革開放,堅持創新驅動發展,推動高質量發展,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,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,統籌發展和安全,繼續做好“六穩”、“六?!惫ぷ?,持續改善民生,著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,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,保持社會大局穩定,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。

        綜合研判國內外形勢,今年我國發展面臨的風險挑戰明顯增多,必須爬坡過坎。越是困難越要堅定信心、越要真抓實干。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,持續發展具有多方面有利條件,特別是億萬人民有追求美好生活的強烈愿望、創業創新的巨大潛能、共克時艱的堅定意志,我們還積累了應對重大風險挑戰的豐富經驗。中國經濟一定能頂住新的下行壓力,必將行穩致遠。

        今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: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.5%左右;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,城鎮調查失業率全年控制在5.5%以內;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%左右;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;進出口保穩提質,國際收支基本平衡;糧食產量保持在1.3萬億斤以上;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,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繼續下降;能耗強度目標在“十四五”規劃期內統籌考核,并留有適當彈性,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。

        經濟增速預期目標的設定,主要考慮穩就業保民生防風險的需要,并同近兩年平均經濟增速以及“十四五”規劃目標要求相銜接。這是高基數上的中高速增長,體現了主動作為,需要付出艱苦努力才能實現。

        完成今年發展目標任務,宏觀政策要穩健有效,微觀政策要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,結構政策要著力暢通國民經濟循環,科技政策要扎實落地,改革開放政策要激活發展動力,區域政策要增強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,社會政策要兜住兜牢民生底線。各方面要圍繞貫徹這些重大政策和要求,細化實化具體舉措,形成推動發展的合力。

        要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,增強有效性。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提升效能,更加注重精準、可持續。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,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。就業優先政策要提質加力。政策發力適當靠前,及時動用儲備政策工具,確保經濟平穩運行。

        繼續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。堅持外防輸入、內防反彈,不斷優化完善防控措施,加強口岸城市疫情防控,加大對病毒變異的研究和防范力度,加快新型疫苗和特效藥物研發,持續做好疫苗接種工作,更好發揮中醫藥獨特作用,科學精準處置局部疫情,保持正常生產生活秩序。

        今年工作要堅持穩字當頭、穩中求進。面對新的下行壓力,要把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。各地區各部門要切實擔負起穩定經濟的責任,積極推出有利于經濟穩定的政策。要統籌穩增長、調結構、推改革,加快轉變發展方式,不搞粗放型發展。堅持實事求是,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,著力辦好自己的事,尊重發展規律、客觀實際和群眾需求,因地制宜創造性開展工作,把各方面干事創業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。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,善于運用改革創新辦法,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。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,依靠共同奮斗,扎實推進共同富裕,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
        三、2022年政府工作任務

       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任務重、挑戰多。要按照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部署要求,完整、準確、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,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,推動高質量發展,扎實做好各項工作。

        (一)著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,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。繼續做好“六穩”、“六?!惫ぷ?。宏觀政策有空間有手段,要強化跨周期和逆周期調節,為經濟平穩運行提供有力支撐。

        提升積極的財政政策效能。今年赤字率擬按2.8%左右安排、比去年有所下調,有利于增強財政可持續性。預計今年財政收入繼續增長,加之特定國有金融機構和專營機構依法上繳近年結存的利潤、調入預算穩定調節基金等,支出規模比去年擴大2萬億元以上,可用財力明顯增加。新增財力要下沉基層,主要用于落實助企紓困、穩就業保民生政策,促進消費、擴大需求。今年安排中央本級支出增長3.9%,其中中央部門支出繼續負增長。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增加約1.5萬億元、規模近9.8萬億元,增長18%、為多年來最大增幅。中央財政將更多資金納入直達范圍,省級財政也要加大對市縣的支持,務必使基層落實惠企利民政策更有能力、更有動力。

        要用好政府投資資金,帶動擴大有效投資。今年擬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3.65萬億元。強化績效導向,堅持“資金、要素跟著項目走”,合理擴大使用范圍,支持在建項目后續融資,開工一批具備條件的重大工程、新型基礎設施、老舊公用設施改造等建設項目。民間投資在投資中占大頭,要發揮重大項目牽引和政府投資撬動作用,完善相關支持政策,充分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。

        要堅持政府過緊日子,更好節用裕民。大力優化支出結構,保障重點支出,嚴控一般性支出。盤活財政存量資金和閑置資產。各級政府必須艱苦奮斗、勤儉節約,中央政府和省級政府要帶頭。加強收支管理,嚴禁鋪張浪費,不得違規新建樓堂館所,不得搞形象工程,對違反財經紀律、肆意揮霍公款的要嚴查重處,一定要把寶貴資金用在發展緊要處、民生急需上。

        加大穩健的貨幣政策實施力度。發揮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,為實體經濟提供更有力支持。擴大新增貸款規模,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與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,保持宏觀杠桿率基本穩定。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。進一步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,引導資金更多流向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,擴大普惠金融覆蓋面。推動金融機構降低實際貸款利率、減少收費,讓廣大市場主體切身感受到融資便利度提升、綜合融資成本實實在在下降。

        強化就業優先政策。大力拓寬就業渠道,注重通過穩市場主體來穩就業,增強創業帶動就業作用。財稅、金融等政策都要圍繞就業優先實施,加大對企業穩崗擴崗的支持力度。各類專項促就業政策要強化優化,對就業創業的不合理限制要堅決清理取消。各地都要千方百計穩定和擴大就業。

        確保糧食能源安全。保障糧食等重要農產品供應,繼續做好能源、重要原材料保供穩價工作,保障民生和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用電。實施全面節約戰略。增強國內資源生產保障能力,加快油氣、礦產等資源勘探開發,完善國家戰略物資儲備制度,保障初級產品供給。打擊哄抬物價等行為。保持物價水平基本穩定。

        防范化解重大風險。繼續按照穩定大局、統籌協調、分類施策、精準拆彈的基本方針,做好經濟金融領域風險防范和處置工作。壓實地方屬地責任、部門監管責任和企業主體責任,加強風險預警、防控機制和能力建設,設立金融穩定保障基金,發揮存款保險制度和行業保障基金的作用,運用市場化、法治化方式化解風險隱患,有效應對外部沖擊,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。

        (二)著力穩市場主體保就業,加大宏觀政策實施力度。完善減負紓困等政策,夯實經濟穩定運行、質量提升的基礎。

        實施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。堅持階段性措施和制度性安排相結合,減稅與退稅并舉。一方面,延續實施扶持制造業、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減稅降費政策,并提高減免幅度、擴大適用范圍。對小規模納稅人階段性免征增值稅。對小微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100萬元至300萬元部分,再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。各地也要結合實際,依法出臺稅費減免等有力措施,使減稅降費力度只增不減,以穩定市場預期。另一方面,綜合考慮為企業提供現金流支持、促進就業消費投資,大力改進因增值稅稅制設計類似于先繳后退的留抵退稅制度,今年對留抵稅額提前實行大規模退稅。優先安排小微企業,對小微企業的存量留抵稅額于6月底前一次性全部退還,增量留抵稅額足額退還。重點支持制造業,全面解決制造業、科研和技術服務、生態環保、電力燃氣、交通運輸等行業留抵退稅問題。增值稅留抵退稅力度顯著加大,以有力提振市場信心。預計全年退稅減稅約2.5萬億元,其中留抵退稅約1.5萬億元,退稅資金全部直達企業。中央財政將加大對地方財力支持,補助資金直達市縣,地方政府及有關部門要建立健全工作機制,加強資金調度,確保退稅減稅這項關鍵性舉措落實到位,為企業雪中送炭,助企業煥發生機。

        加強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有效支持。用好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,增加支農支小再貸款,優化監管考核,推動普惠小微貸款明顯增長、信用貸款和首貸戶比重繼續提升。引導金融機構準確把握信貸政策,繼續對受疫情影響嚴重的行業企業給予融資支持,避免出現行業性限貸、抽貸、斷貸。發揮好政策性、開發性金融作用。推進涉企信用信息整合共享,加快稅務、海關、電力等單位與金融機構信息聯通,擴大政府性融資擔保對小微企業的覆蓋面,努力營造良好融資生態,進一步推動解決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。

        推動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。清理轉供電環節不合理加價,支持地方對特殊困難行業用電實行階段性優惠政策。引導大型平臺企業降低收費,減輕中小商戶負擔。進一步清理規范行業協會商會、中介機構等收費。要開展涉企違規收費專項整治行動,建立協同治理和聯合懲戒機制,堅決查處亂收費、亂罰款、亂攤派。要加大拖欠中小企業賬款清理力度,規范商業承兌匯票使用,機關、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要帶頭清欠。餐飲、住宿、零售、文化、旅游、客運等行業就業容量大、受疫情影響重,各項幫扶政策都要予以傾斜,支持這些行業企業挺得住、過難關、有奔頭。

        落實落細穩就業舉措。延續執行降低失業和工傷保險費率等階段性穩就業政策。對不裁員少裁員的企業,繼續實施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,明顯提高中小微企業返還比例。今年高校畢業生超過1000萬人,要加強就業創業指導、政策支持和不斷線服務。做好退役軍人安置和就業保障,促進農民工就業,幫扶殘疾人、零就業家庭成員就業。深入開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,增強雙創平臺服務能力。加強靈活就業服務,完善靈活就業社會保障政策,開展新就業形態職業傷害保障試點。堅決防止和糾正性別、年齡、學歷等就業歧視,大力營造公平就業環境。加強勞動保障監察執法,著力解決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的突出問題。增強公共就業服務針對性。繼續開展大規模職業技能培訓,共建共享一批公共實訓基地。使用1000億元失業保險基金支持穩崗和培訓,加快培養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急需人才,讓更多勞動者掌握一技之長、讓三百六十行行行人才輩出。



        地址:北京市東城區鼎城大廈/100120    電話:010-82809064/82809094    傳真:010-84136680

        中國國儲能源化工集團股份公司?版權所有    京ICP備2022000409號-1     京公網安備 11010102005972號     技術支持:富源匯豐    網站瀏覽量:11735440

        无码亚洲专区丝袜_亚洲国产中文一级视频免费观看_久久一分钟免费视频_国产免费无码午夜福利电影
        <table id="n5fd5"><acronym id="n5fd5"></acronym></table>
        1. <u id="n5fd5"></u>
          1. <source id="n5fd5"><track id="n5fd5"></track></source>